

盛夏时节,明法书院各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各地,将“厚德学法 博学慎思”的院训融入火热实践。学子们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观察思考,服务民生,在广阔天地中展现青春担当。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豫法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切实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7月3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明法书院“豫法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商丘市交警队,赴商丘市弘华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普法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出行安全。
研学先行,解锁交通安全宣讲密码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团成员精心打磨宣讲内容,并提前赴商丘市弘华幼儿园与老师交流,精准把握小朋友们的认知特征,定制宣讲方案。同时,团队成员与交警队深入沟通学习,明确宣讲核心目标——为幼儿播下交通安全意识种子,并进一步辐射到家长,形成全社会尊法守法的氛围。
趣味互动,手口相传筑牢安全防线
实践团与交警队携手走进教室,共同讲解交通安全注意事项。民警结合常见交通场景,由日常生活习惯过渡到交通行为规范,以趣味引导的方式加深理解;实践团成员配合讲解,示范交通安全手势,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当问及 “过马路要走哪里”,孩子们踊跃举手答“斑马线”,稚嫩声音传递认真。实践团成员郝书瑶感慨:“看到孩子们积极参与,深知交通安全启蒙意义重大”。
传单传情,让安全知识走进每个家庭
活动的深意不仅在于让小朋友们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更在于通过小朋友的安全意识影响家长行为,让安全宣传从校园延伸至家庭。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手册,推动形成“家园警”协同守护氛围。此次实践是青春力量与社会职责的生动融合,既让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幼儿生活,也让实践团成员体会到宣传责任。“豫法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创新宣传方式,用青春力量为孩子安全成长护航,让交通安全意识在更多家庭扎根发芽,共筑平安出行防线。
明法书院“豫法同行”实践团走进商丘,也面向小初高学生开展分层法治宣讲,以趣味故事、热点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助力青少年提升法治意识。

家访传递温情,资助筑梦未来 ——明法书院暑期实践团
暖心行动进行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为助力经济困难学子逐梦校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明法书院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3日至7日密集开展家访工作,通过“线下走访+线上联动”的方式,将国家与学校的资助政策送到学生家中,用实际行动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暖心桥梁。
精准走访:脚步丈量责任,政策传递希望
实践团以“精准帮扶”为核心,前期通过线上调研梳理学生家庭情况,制定“一对一”走访方案。7月3日,首轮线下家访在河南濮阳启动,队员冒着高温前往受访学生家中,用通俗语言讲解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现场解答申请流程疑问。7月5日,第二轮线下家访在洛阳展开,在走访队员认真地政策讲解下,家长感慨“听了走访同学的讲解,才知道有这么多帮扶政策,这下心里踏实多了。”看着家长的笑脸,走访队员深刻认识到我们实践的意义所在。
双线赋能:线上培训强本领,云端沟通暖人心
7月4日,实践团队特别组织线上培训,从政策解读技巧到沟通礼仪全面赋能队员。7月6日,线上走访通过视频会议拉开帷幕,走访队员不仅系统地讲解资助政策,更与学生畅谈学习及生活经验,耐心为同学及其家长答疑解惑,传递书院关怀,增强受访学生及其家庭克服困难的决心。
初心如磐:以爱之名,守护每一个求学梦想
“看到家长舒展的眉头,我真切感受到资助政策的温度。”走访队员的感慨道出团队心声。从濮阳到洛阳,从线下到线上,实践团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传递温暖,让每一个经济困难家庭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未来,明法书院将持续扩大走访覆盖面,让资助政策的阳光照亮更多学子的求学之路,助力他们在追梦路上无畏前行!
这个夏天,明法学子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践行理想。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理解社会,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暑期实践虽告一段落,但明法人的脚步永不停歇。期待他们带着这份收获,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初审:阿丽米热柯孜·如孜 李贞如 复审:王莹 终审:肖天乐)